<style id="v84bh"><input id="v84bh"><noframes id="v84bh"></noframes></input></style>
  • <source id="v84bh"></source>
  • <small id="v84bh"><mark id="v84bh"></mark></small>
    <rt id="v84bh"><mark id="v84bh"></mark></rt>
    <source id="v84bh"><optgroup id="v84bh"></optgroup></source>

        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:首頁 企業(yè)文化 企業(yè)文化

        蘆葦

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5-13 閱讀量:

              “蘆花白,蘆花美,花絮滿天飛,千絲萬縷意綿綿,路上彩云追,追過山,追過水,花飛為了.....”這首美妙動聽的歌曲把最普通的蘆花唱得有情有義,有血有肉。聽了之后讓我產(chǎn)生許多美好的聯(lián)想,飛向遠(yuǎn)方。我特別喜歡這首歌,不僅感受蘆花會飛,還會幫助圩子里的人們度過寒冷的冬天,溫暖人的心坎。

              蘆葦,對于鹽場人并不陌生。它另外的名號叫蘆柴,小柴。圩子里的河邊灘涂無處不在、無處不生。到了夏季,更是蘆葦生長的旺季,河邊的蘆葦長得是密密麻麻,隨風(fēng)飄動,遠(yuǎn)遠(yuǎn)望去像是護(hù)著河堤的一道綠色屏障。到了深秋,蘆葦開始漸漸由青變黃,白色的花絮隨風(fēng)飄向天空。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分類收割蘆葦,把它捆綁堆好。一年又一年,蘆葦從小到大,給人們帶來取之不盡的可用之材。

              七八十年代,圩子里家家戶戶都有草鍋,鹽灘上蘆柴,各類野草是首選做飯火源。就連我們小時候住的房子也離不開它,蓋房子,房頂上少不了它的存在。因此蘆葦?shù)挠猛痉浅V泛。解放前,圩子的人們買不起棉花,因此把蘆花捊下來塞進(jìn)粗布里,晚上當(dāng)被子蓋,還有的有把蘆花放在鞋里取暖。直至現(xiàn)在,母親提到蘆柴還贊不絕口,是它幫助我們渡過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季。

              還記得上小學(xué)的時候,一到端午節(jié)前幾天,我便約同學(xué)幾個人來到現(xiàn)在徐圩鎮(zhèn)五圩村柴塘邊,去摘采較大的柴葉回來讓母親包粽子。因為氣候的原因,圩下的柴葉相對于村莊池塘邊要小得多。打回來的柴葉,經(jīng)過母親的巧手加工,過上兩三個小時的蒸煮,那粽子的清香便飄進(jìn)整個圩子。

              如今的徐圩鹽場,受新區(qū)開發(fā)征地影響,大片的蘆葦已經(jīng)少了許多,蘆葦?shù)拇嬖谝呀?jīng)成為人們心中美好的記憶。(楊波)

         

        返回列表
        上一篇:
        夏日聽雨
        下一篇:
        思路決定出路
        伊香蕉大片视频观看,黄色无码在线看,岛国中文成人av无码免费播放,在线观看无码禁片视频 免费国产无遮挡av网站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站?? 国产 欧美 视频一区二区
        <style id="v84bh"><input id="v84bh"><noframes id="v84bh"></noframes></input></style>
      1. <source id="v84bh"></source>
      2. <small id="v84bh"><mark id="v84bh"></mark></small>
        <rt id="v84bh"><mark id="v84bh"></mark></rt>
        <source id="v84bh"><optgroup id="v84bh"></optgroup></source>